科 創 學 院
全力打造人才培養、創新項目孵化和投資的創新生態系統
隨著人工智能和智慧經濟時代到來,我國的產業發展也進入了深水區或無人區,且需要把重心轉向研發核心原創技術,并迅速將其產業化。在此經濟社會急劇轉型的背景下,李澤湘教授攜二十多年科創教育以及近百家硬科技企業、包括7家估值過十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培育與孵化的經驗,集合旗下所有優質科創資源,創辦了全新機制的深圳科創學院??苿搶W院致力于探索全新機制的拔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植根于一線創新企業真實應用場景的體系化創業教育,從產品思維、技術支撐、創業素養和產業鏈等領域全方位賦能,幫助有潛力的年輕人找到項目方向、完成產品定義、組建創業團隊,快速將年輕人帶上創業軌道,并持續推動項目落地與成長,成為科創經濟的驅動力量。
科創學院在2021年9月接收了首批一年全職學員,逐步完善人才選拔和培養新路徑,致力于以人才作為抓手,培育科技創新企業,打造中國新制造品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批量孵化硬科技品牌和企業,推動大灣區新制造體系升級迭代,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已被列入深圳“十四五”規劃。
科創學院每年通過舉辦科創訓練營,從中選拔學員參與一年創業學習實踐;構建大學聯盟,與聯盟高校聯合培養學員,使學員的本校學位與學院證書可以兼得;創建企業聯盟,給予學員調研產業真實場景的機會,自己去發現問題和定義問題。學院設置四大創新研究中心:智能駕駛、智慧健康、智能建造、智慧生活,以及四大支撐實驗室:結構設計與原型實驗室、電子實驗室、電機實驗室和可靠性實驗室,提供前沿技術支撐,鏈接優質產業資源,匯聚頂級學界和產業專家以及李澤湘教授科創體系的創業師兄師姐資源,手把手地指導學員進行創業探索,全力打造人才培養-項目孵化-科技創業的創新生態系統。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經濟,構建教育、人才、創新與產業的“四鏈”融合創新發展,重點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硬核”科技、爆發式成長潛力的獨角獸企業,深圳科創學院擬從新制造和智能C端切入融合“四鏈”,培育創新企業和創新生態,構建平臺作為深圳市獨角獸發現與培育專責機構,一方面匯聚全市力量遴選深圳高質量的科技獨角獸企業,另一方面開展從0→1→10→100+的創新企業培育,為不同梯隊的企業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初級、中級以及高級研修班。
創 辦 背 景
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1950年前的知識“半衰期”為50年,21世紀知識的“半衰期”平均為3年。知識快速迭代,時代需要的技能在迅速改變,未來的工作很少會保持不變,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十年顛覆50%的工作。我們進入到一個未知的時代和世界,沒有既定的答案或路徑可遵循。
然而,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源于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的需要,以工廠流水線生產標準化產品、培養標準化人才為導向而開展的大規?;A教育,近130年來沒有發生過根本性的變革。這意味著,孩子還在接受“過去的教育方式”,卻要面對未來的問題與尚未出現的職業。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和產業的創新從根本上講還是以跟隨型和模仿學習型為主,大都從低端或中低端的產品替代起步,以價格、規模和本地化服務為核心競爭力。隨著我們走入智能經濟時代,中國的產業發展也進入了深水區或無人區,跟隨和模仿已經不足以支撐我們繼續突破前行。中國經濟需要把重心轉向研發核心原創技術,并迅速將其產業化。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已成為新時代最重要的課題,也是中國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動力的關鍵因素。只有創新才能帶領我們大步前行,而且將由少數人驅動創新發展,帶領多數人前行,因此,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
李澤湘教授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頻繁走訪了很多高校,與學校管理者、老師和創業師生有過很多深度訪談和互動。他發現,雖然許多學校都有開設創新創業學院,在學校里接受創業教育和參加創業比賽的學生不在少數,但項目質量不盡如意、落地效果不佳,因為學生沒有深入真實的場景去尋找問題,缺乏與產業密切互動的老師給予學生方向上的指引和項目反饋,校內很難鏈接供應鏈和項目發展資金,學生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創業小伙伴,缺乏榜樣的力量和創業“圈子”的互相支持等等。很多孵化器也面臨相似的問題,沒有對未來創業者系統性的培養方式,給予他們賦能。李澤湘教授抱著很深的教育情懷決定要為此做些什么,但他對高校體系十分熟悉,知道要在現有教育框架上去建立一套高質量且行之有效的創業教育體系很不容易。于是在2020年下半年,李澤湘教授受深圳市政府邀請,決定創辦深圳科創學院。
發起人
李澤湘,現任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創始人,深圳科創學院發起人。自1999年創辦中國首家運動控制公司固高科技起,他先后與學生創辦大疆創新、李群自動化、逸動科技等知名科技公司。2014年,他創辦了松山湖機器人基地(Xbot Park),至今已孵化六十多家硬科技企業,企業存活率高達80%,15%為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包括云鯨智能、海柔創新、臥安科技、正浩創新、希迪智駕等企業。在此過程中,李澤湘摸索出了一條挖掘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之路。
李澤湘主要從事機器人、運動控制、機構學和制造科學等領域的研究,發表論文 200 多篇,專著 4 本; 創立了機器人在非完整約束下運動規劃這一重要學術領域。他于2007年被選為IEEE Fellow,在國際機器人頂級學術會議 ICRA 和 IROS 發表Keynote 報告和 Plenary報告。2008年,被任命為香港政府策略與發展委員會成員,并于2018年獲香港創新領軍人物大獎。2019年,獲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機器人與自
動化領域國際頂級獎項(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ward)。2020年,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深圳40年40人)。
1979年,李澤湘作為中國首批公派本科生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留學,并獲電機工程及經濟學雙學士學位。1989 年獲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電機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1992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任教,并創辦了自動化技術中心和機器人研究所。2004年,創辦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控制與機電工程學科部,先后與廣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常州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合作創辦了機器人學院,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深圳科創學院
Shenzhen innoX Academy
快速鏈接
Quick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