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行動”:讓我們成為長輩們的哆啦A夢
“ 每個人都終將老去
在每一個時代、每一座城市、每一個群體中,都有人跑得快,也有人走得慢,甚至還有人掉隊,這些人更希望活在以前的世界里。在今天,技術往往是造成這些人群分化的分水嶺。他們面臨的困境、想法最容易被忽視。
代號:長者行動
2021年國家統計局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們身邊60歲以上的人已經有2億6千萬,占總人口的18.9%。根據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預測,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超過 4 億,意味著每4個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
這個冬天,深圳科創學院的老師同學們做出一個決定:開展主題為“長者行動”的教學項目,用自己的技術與智慧去嘗試做出一些創造,做長者們的哆啦A夢,讓老人們在智能時代也能生活得更輕松自在。
同學們采用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方式展開行動。大家穿戴老年人模擬設備,親身體驗他們的生活和感受;通過體驗和拆解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產品,仔細分析每樣產品的優劣勢;通過對長者的訪談,聆聽他們的真實痛點與訴求;并通過對產品開發與測試全流程的了解,嘗試設計出適合老年人的科技產品。




長者行動
學員Profile




開講:李師之問
“在今天,如果要做對中國最有益的事情,會是什么?應該如何去做?”
這個問題,深圳科創學院的發起人李澤湘教授思索多年。在全球科技競爭愈演愈烈的當下,李老師得出了答案:從智能C端入手,批量培養孵化出聚焦C端產品的創業團隊。C端產品的突破能讓整個社會受益,更好地滿足人的需求。同時,C端產業的繁榮可以促進B端產業的發展,最終實現整個新制造和國家科技的進步。

李老師講述,目前,中國擁有全世界競爭力最強、完整度最高、選擇性最多、迭代最快的供應鏈,這是我們作為制造大國的底氣,然而我們的供應鏈很多都是靠國外產品的訂單發展起來的。危險的是,很多國外產品的生產基地都在往東南亞遷移,因此我們需要發展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國際性C端產品。
李澤湘教授相信,在智能時代的當下,那些改變生活的C端產品靠的是最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深圳科創學院正在探索的新工科教育模式要培養的也是這樣的年輕人。李澤湘教授和深圳科創學院不僅相信年輕人,更是竭盡所能培育、賦能年輕人,助力年輕人走上科技創新創業之路。
集合:科創星人
深圳科創學院副院長于盈在課上闡述,“希望同學們能看到那些被忽視的群體,看到世界更多的層次,建立同理心,增強洞察力。只有看到人們真實的痛點需求,才能更好地去定義我們的產品。”
學院一貫秉持科技向善的培養理念,希望同學們做事可以更多從“用科技幫助更多的人,讓人類的生活和環境越來越好”的出發點來考慮,這也是學院發起“長者行動”的原因。
但從懷揣理想到創新創業,從來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所幸,在深圳科創學院同學們不會孤單,這里有導師、有前輩,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大提高了創業成功率。
李澤湘教授憑借20余年新工科教育的探索經驗,為深圳科創學院的同學們搭建了一個體系化的創業平臺。這里有真實的場景幫助學生們去找問題,有設計思維課程教會學生如何發現痛點和定義產品,有技術課程賦能建立技術門檻,有來自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導師團隊手把手指導,有身處創業不同階段的師兄師姐的互助“小圈子”扶持,有柔性制造中心等幫助產品落地,使創業這件事情變得不那么困難!

洞察:體驗為王
整個項目從模擬老人生活開始,同學們分別穿戴上老年人的模擬設備,體驗老人生活中最常見的洗漱、睡覺、行走、吃飯等行為。
同學們穿戴體驗設備
體驗行走
在切身體驗過老人在生活中的諸多不便后,老師們提供了市面上8款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產品供同學們體驗體驗、拆解、分析,為后續的訪談調研、需求定義、產品構思等提供初步參考。
同學們對產品是否有更好的優化方案也進行了思考,并積極與老師討論。例如,孫同學提出防抖勺的實用性不足,因為目前設備使用的是雙軸結構,穩定性很差,如果變成三軸結構就可以增強它的實用性。智慧生活中心的王勛老師從使用場景出發,指出防抖勺解決的是老人用餐時手上下顫抖的問題,如果換成三軸,更大的計算量會讓設備的反應速度大大延遲,反而降低了它的實用性。

體驗防抖勺
體驗血壓計
課程結束后是“驚喜”環節——晚餐以“盲人晚宴”的形式進行:同學們戴上眼罩由協調員隨機組隊并引導入座,在看不見的情況下體驗用餐和展開分享交流。舉辦這場特殊晚餐的目的,一是讓同學們切身體驗弱勢群體生活的不便,增強自己的同理心;二是如何讓大家在不認識的情況下快速敞開心扉分享討論,增進隊友間的深入了解。

于盈老師鼓勵同學們用心感受自己蒙眼后所處的狀態,并仔細傾聽、積極表達。特別的是,蒙眼交流過程中同學們被要求不可以透露自己的姓名、學校、專業與從哪里來等基礎信息,蒙眼之后,同學們更愿意去分享和傾聽,相互之間的討論反而更加深入,對于彼此的了解也更加深刻。
在摘下眼罩的那一刻,同學們直呼驚喜。有些同學表示對平時一起玩的小伙伴更了解了,他們就在同一組,卻完全沒有猜出來;有些同學則表示通過其他同學的反饋,對自己身上的變化和特質有了更深的認識。

盲人晚宴
這種體驗對同學們之后的需求調研和產品定義也有很大幫助。同學們在蒙眼狀態下無助的感受可以增強其同理心;深刻的交流溝通對加強用戶訪談技巧也有很大幫助,比如能幫助同學們學會如何與用戶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如何讓自己保持敏銳,做到全面觀察與評價等。

一起來看看“盲人晚宴”的精彩瞬間——
體驗是洞察的開始,在經歷了老年人模擬設備、老年人產品試用和盲人晚宴三重體驗后,同學們對老人們生活中面臨的困難更加感同身受,也更認同“長者行動”的意義。


